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當仁,不讓於師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12.滿招損,謙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4.言必信 ,行必果。 ——《論語》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9.不怨天,不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
21.小不忍,則亂大謀。
22.小人之過也必文。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6.三思而後行。
27.多行不義必自斃。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31.知恥近乎勇。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
譯:隻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譯:千裏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 ——《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譯:隻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隻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隻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麵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裏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彙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麵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2.學不可以已。 ——《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5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5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5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隻能後悔、歎息。
5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三國誌》
譯:讀書必須反複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58.學而不化,非學也。 ——宋·楊萬裏
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
59.好學而不貳。 ——《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6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論語·秦伯》
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麵而立。 ——《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麵對牆壁站著,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62、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63、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誌。 ——晉·葛洪
譯:學問的淵博在於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於有堅定的目標。
6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 ——黃睎
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麼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於沒有學到道理。
6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宋·蘇軾
譯: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66.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宋·陸九淵
譯:做任何事情,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6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晉·陶淵明
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啊!)
6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譯:文章講的內容或題材都很好,可表達不適當,那麼欣賞的人就不會很多,難以傳播千古。
69.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顧炎武
譯:學習時不要在淵博浩翰的知識麵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為學到一點點知識而驕傲自滿。
7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隻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7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曆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72、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隻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7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遨遊。
74.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隻能向後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7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明·顧炎武
譯: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7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譯:逆境能使人的意誌得到磨煉,使人更堅強。相反,時常滿足於享受,會使人不求上進而逐漸落後。
7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遊《病起書懷》
譯: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
7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8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範仲淹《嶽陽樓記》
譯:為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後。知緣齋主人
81.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 ——唐·岑參《關人赴安西》
譯:從小就想著報效祖國,而不是想著要封侯當官。)
82.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明·呂坤《呻吟語·卷上》
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語
譯: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 ——武則天
譯: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8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白馬篇》
譯: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要敢於挺身而出,把死當作回家一樣。
8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譯:風聲、雨聲、琅琅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隻是死讀書。
87.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譯: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後也要當英雄。
88.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晏子春秋》
譯:對於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89.讀書本意在元元。 ——宋·陸遊
譯:讀書的目的應該是掌握了知識後為社會和大眾服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升官發財。
90.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譯:曆史上許多忠臣義士,在國家有難時,他們的節操就顯現出來,一個個名垂史冊。知緣齋主人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
譯: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麼為他們感到心痛啊!他們生我育我,花費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
92.報國之心,死而後已。——宋·蘇軾
譯:報效祖國的誌向到死都不會變。
93.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誌也。 ——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為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誌向。
94.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漢·陳蕃語
譯:有誌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於跟各種不利於國家的行為作鬥爭,哪能隻滿足於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淨,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97.見侮而不鬥,辱也。 ——《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淩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98.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後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隻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99.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漢·司馬遷《史記》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知緣齋主人
10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0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102.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10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104.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105.子不教,父之過。
106.子不學,師之惰。
107.玉不琢,不成器。
108.人不學,不知義。
109.人之初,性本善。
110。性相近,習相遠。
111.苟不教,性乃遷。
112.融三歲,能讓梨。
113.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114.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115.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116.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強於弟子。
117.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118.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119.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8.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還。
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0.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1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5.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16.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7。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19.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0。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2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2.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23.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4.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5。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26.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27.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28.不知廬山真麵貌,隻緣身在此山中。
29.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30.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3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33.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34.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35.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3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8.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39.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40.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41.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42。戶庭無塵雜,居室有餘閑。
4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44.要問其中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45.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
46.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