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漢朝
司馬遷作品:《史記》
司馬遷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前90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辯解,受腐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關於司馬遷的名言佳句
1、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司馬遷《史記》
2、白發如新,傾蓋如故——司馬遷《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語》
3、不知其人,則不為其友。——司馬遷《史記》
4、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馬遷
5、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
6、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司馬遷《史記·楚世家》
7、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8、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奮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9、順不妄喜;逆不遑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也。——司馬遷《史記》
10、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司馬遷《史記》
11、屈原賈生列傳:舉世混(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司馬遷《史記》
12、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13、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14、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司馬遷
15、智者貴在乘時,時不可失——司馬遷
16、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17、酒極則亂,樂極則悲。——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18、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司馬遷《史記》
19、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馬遷《史記》
20、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司馬遷
21、李將軍列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馬遷《史記》
22、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司馬遷《史記·範雎蔡澤列傳》
23、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司馬遷
24、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司馬遷
25、日者列傳:得不為喜,去不為恨。——司馬遷《史記》
26、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銷毀骨。——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
27、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28、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司馬遷《史記》
29、商君列傳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司馬遷《史記》
30、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司馬遷《史記》
3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史記》
32、管晏列傳: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司馬遷《史記》
33、雖被萬戮,豈有悔哉!——司馬遷《史記》
34、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遷《史記》
35、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司馬遷
36、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司馬遷《史記·遊俠列傳》
37、高祖本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司馬遷《史記》
38、不知其人,視其友。——司馬遷
39、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司馬遷《史記》
40、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司馬遷
41、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
42、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司馬遷
43、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44、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司馬遷《報任安書》
45、刺客列傳:天雨粟,馬生角——司馬遷《史記》
46、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馬遷《史記》
47、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司馬遷《史記》
48、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49、運籌帷幄之中,製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司馬遷《史記》
50、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
51、騏驥之踞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52、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莊子散道德,放論,要亦歸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於名實。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司馬遷《史記》
53、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司馬遷《屈原列傳》
54、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司馬遷
5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56、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57、戴盆何以望天。(行為和目的恰巧相反,主觀願望難以實現。)——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58、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以朝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司馬遷《史記·平準書》
59、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司馬遷
60、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61、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誌,名垂後世,豈妄也哉!——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
62、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乎?——司馬遷《報任安書》
63、君子拙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司馬遷
64、以權利合者,權盡而交疏。——司馬遷
65、疾痛慘怛,未嚐不呼父母也——司馬遷《屈原列傳》
66、"其文約,其辭微,其誌潔,其行廉。——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67、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68、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智——司馬遷《史記周本紀》
69、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司馬遷《史記》
70、唯以改過為能,不以無過為貴。——司馬遷
71、夫乘時以徼利者,市井之誌也;酬功而報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誌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於人,不亦難哉。(司馬遷評韓信)——司馬遷
72、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
73、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漢報任書》
74、"Allmenwilldie,butdeathcouldbeweightierthanMountainTai,orlighterthanafeather.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史記》"
75、德者才之帥;才者德之資。——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