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說:幸福的人都沉默。百思不得其解,問一友人,對方淡然自若地答:因為幸福從不比較,若與人相比,隻會覺得自己處境悲涼。
2.讀書到了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 世界有多複雜,書就有多複雜,人有多少種,書就有多少種。
3.浮躁是這個時代的集體病症。我隻知道這是一個急躁而喧囂的時代,我們就像住在一個鬧騰騰的房子裏,每一個人都放大了喉嚨喊叫。為了讓他們聽到我說的話,我隻好比他們還大聲。於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別人到底在講什麼。
4.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你不能主動,你不能做任何事,你隻能等他心血來潮問候幾句的時候平淡和緩不慌地應答,你不該成為逼迫的力量,你是一株等待季節性陣雨的沙漠植物。
5.可是我們就是喜歡回首來時路,以為自己原該變成另一個人; 不一定比現在好,也不一定比現在還壞,但總之是個不一樣的人。
6.要完全認識一個人,一定要認識他的恐懼。
7.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8.他的品味不在於他買了什麼,而在於他的生活風格甚至為人;他擁有的物質不能說明他,他擁有物質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個怎麼樣的人。
9.千萬不要把理想與前途混為一談,所謂“前途”是指你想做什麼樣的工作,所謂“理想”是你想做什麼樣的人。現在的人關注前途遠遠超過理想。
10.時代變了,現在機遇比以前更多,但代價更高,人們變懶了,不願意讀書不願意思考。一個人的時間用在哪裏,是看得出來的。當代人不讀書,根本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而是一個選擇什麼的問題。
11.奢華和教養的分界點在哪裏?一個向外——求勝。一個向內——求安。無時無刻不在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傾慕奢華。無時無刻不在要求自己進步,自然就有了教養。
12.如果旅行隻是吃到更多的食物,看到更多的風景,買到更多的紀念品,但不能轉化你觀看世界的方式,改變你立身的態度的話,那麼你就隻不過占有了更多,那麼你在行程中的所有體驗也就都全部付諸流水了。
13.一個人去崇拜一個偶像,其實是在利用這個偶像的一些形象,來告訴別人“我是什麼樣的人”。按照法國社會學大師布爾迪厄的說法,這代表了某種品味的選擇。品味就是人賴以區分自己,並且試圖在象征性領域戰勝其他人的東西。
14.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15.每當你覺得快樂或不快樂,滿足或不滿足時,你都清楚地跳出來看一下自己,這時被刺激被滿足的究竟是什麼?我需要這樣的滿足嗎?人的確很難認清自己。唯有常常問自己問題,離自己有點距離,你才能清楚看到那個狀態下的自己是什麼。
16.任何幽默感都來源於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