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醫生。
當身體感覺到有一點不舒服時,要訓練自己堅強起來,
體會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處之。
能夠這樣,你的病就已經好了一半。
無常很好,讓我們有機會改善現實,應好好珍惜。
能吃虧可以獲得大便宜,能受苦可以獲得大安樂,能和氣可以獲得大力量,能散財可以獲得大聚集。
世間上,最難的是做人和處事。語錄大全網
人活了數十載,往往做人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
盡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訴我們如何做人,怎樣處事,
若我們隻知理論,不能起而行,也是徒勞無功。
優秀的演技,來自演員認真領會角色的內涵;豐富的生活,必須自己努力體證生命的意義。
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謂精神,
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一個人的內心認識。
做人要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做;
處事要從澹處著眼、疑處用心、無處下手、拙處力行。
工作與休息要互相調理,在工作中,不感覺到辛苦;
在休息時,培養隨時都可以再工作的活力,
就能做到人忙心不忙的安然態度。
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其心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就是正確的思想見解。
自學,是成功的動力;自律,是成功的條件;
自信,是成功的方法;自尊,是成功的要素。
安排自己能獲得快樂,充實自己能獲得知識,掌握自己能獲得平安,創造自己能獲得成功。
有些人以為金錢第一,有了錢什麼都行得通,
甚至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其實,不論財物富有到什麼程度,終歸要銷毀散失。
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
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
將是說成非,非說成是是打妄語外,而心中不誠實的意念才是妄語的根源。
我們常聽到人說:“真忙!忙得不可開交。”“一事未了一事又來!”
無論怎樣的忙,要緊的是,不要因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
有人說,忙是福氣,忙的日子比較好過。
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義,有些人太為自己忙,不知道為別人忙;
也有一些人,好為別人忙,卻忘記為自己忙。
一個有用的人,即使是小事,也能做得轟轟烈烈;
一個無用的人,大事交給他,最終必然偃旗息鼓。
世學有漏,佛法無邊;知識變易,真理常新。
以拾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粗者與人鬥力,愚者與人鬥氣,慧者與人鬥智,賢者與人鬥誌。
凡是都是一分為二,一半一半。
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壞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
在這個“一半一半”的世界裏,想要求百分之百的圓滿,
幾乎是不可能的,也不容易。語錄大全網
所以我們隻有從這一半的人生,來影響另外的一半,
用好的一半去影響壞的一半,才可能逐步走向圓滿
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
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
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說寫做,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淨樂融融。
真理要靠力量來實踐,力量要靠真理來發揮。
貧窮的夫婦憑空得到二十萬元,最初喜歡得不得了。
但是到了晚上卻煩惱錢要放到哪裏裏呢?
抽屜吧,不保險!床底下嘛,也不太安全!枕頭下麵……
左思右想,一夜睡不著覺。
過了幾天,他們又為了二十萬元該如何利用而吵嘴,
夫妻幾乎因此而破壞了多年的感情,後來一反省,
才徹悟錢使他們苦惱,終於又把錢還給原來的主人。
思想要國際化,生活要律儀化,語言要古典化,學習要現代化。
有道之書盡讀,明事之書多讀,閑雜之書少讀,邪妄之書不讀。
做人要像一麵鏡子,時刻自我觀照;
做人要像一隻皮箱,隨時提放自如;
做人要像一本簿子,不斷記錄功過;
做人要像一枝蠟燭,永遠照亮別人;
做人要像一個時鍾,分秒珍惜生命。
隨緣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珍惜當下;當下不在他方淨土,而是內心一念。
隻說好話不做好事,好話等於廢話;隻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等於無事。
成功的裏麵,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雙肩,承受了多少壓力;
榮耀的背後,付出了多少代價;
偉大的成就,奉獻了多少犧牲。
優秀並不是用口說的,是要有條件的。
如何才能優秀?
內在要有智能、理念,外在要有風度、威儀。
人生在世界上煩惱的事情很多,譬如我們身體上有老病死的煩惱,
心理上有貪瞋癡的煩惱,
我們的煩惱真有如大海的深廣、樹林的茂密,
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皆由煩惱所致。
有能力的人,處處給人方便;無能力的人,處處給人為難。
樂極生悲,因禍得福,凡事沒有絕對的。
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
懂得利用空間的人,便是懂得無邊的聖者。
真正的力量是忍耐;真正的智慧是寬厚;
真正的慈悲是包容;真正的財富是滿足。
用智慧確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誌克服困難,困難必解。
平常一般人總喜歡把苦和樂,難和易,分得很清楚,
因此,苦的時候難過,樂的時候歡喜;
有收獲的時候雀躍鼓舞,困難的時候傷心頹喪。
假如一個人能夠把這些對待的事情調和,
不偏激、不極端,那麼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樂也好、難也好、易也好,
這不是很灑脫自在的生活嗎?
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持戒可以三業清淨,忍辱可以自他得益,
精進可以無事不成,禪定可以身心安住,
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有田不種,必無收成;有錢不用,必空積聚。
心中要有根,才能開花結果;心中要有願,才能成就事業;
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心中要有主,才能立處皆真;
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萬物;心中要有道,才能擁有一切。
沒有一種教育是成心要讓人學壞,但是有些教育的結果是很多人變壞了,這是一個事實。
一個良將,殘兵敗卒也能訓練成勇士;
一個明醫,枯木朽石也能炮製成仙丹;
一個名匠,破銅爛鐵也能鍛煉成精鋼;
一個巧婦,剩菜殘羹也能烹煮成佳肴。
求革新不可太快,厭惡人不可太凶,要他好不可太過,用人才不可太急,聽發言不可太率,對自己不可太寬。
逆增上緣記憶中的沙彌生活,
不曾有人愛護、關照,都是在重重的逆增上緣中,
自我成就自己的佛道,
因信仰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耐力、忍力、願力有多少,
學佛道上就有多寬廣。
享受健康不如享受平安;享受財富不如享受書香;
享受名利不如享受無求;享受求得不如享受施舍。
不吃過頭的飯,不講過頭的話,不走過頭的路,不做過頭的事。
本份,照顧當下;過頭,失去未來。
婚外情的初期,有了蛛絲馬跡的現象,
如果雙方沒有用體貼、關懷、愛好,去彌補缺陷,
反而怨怪對方這個不好、那個不是,結局可想而知。
因為,“愛,才能贏得愛”,這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相互怨恨為“因”,怎麼能贏得愛情的結“果”呢?
失敗者,往往是熱度隻有五分鍾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後五分鍾的人。
失敗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與人為善、從善如流。
好心腸一條,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塊,
信行要緊,老實一個,中直十成,豁達全用,
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藥,用包容鍋炒,用寬心爐燉,
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氣不要大),
於整體盆中研碎(同心協力)三思為本,
鼓勵做藥丸,每日進三服,不限時,用關愛湯服下。
若要身體好,飲食要吃少;若要人緣好,誠懇莫驕傲;
若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若要事業好,勤勞來創造。
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輕如鴻毛;
活,要活得有尊嚴;活有流芳百世,有遺臭萬年。
佛教非常讚美苦修,因為苦行不僅是意誌力的訓練,
也是一種修行;而豐富的學識不但可以勵己,
也是度眾的法門,所以在佛門非常注重行解並重。
依附得人,可獲終身快樂;投靠非類,將造一生之殃。
知己、律己,是立身處世之要道;容他、助他,是人際相處之良津。
當自己與別人見解上有衝突,彼此不能和諧相處的時候,
我們就不快樂了。我們職業往上高升之時,馬上就欣然色喜;
萬一利益被人奪去了,我們就懊惱傷心。
由於種種不能解決的問題,使我們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
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把人生看成槁木死灰,與萬物同朽。
古人雲:“齊生齊死,齊賢齊愚,齊貴齊賤;
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聖亦死,凶惡亦死;
生則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紂,死則腐骨;
腐骨一矣,孰知其異?”
對於生命的所以然,古今人士大都所知不多。
微笑使煩惱的人得到解脫;微笑使疲勞的人得到安適;
微笑使頹唐的人得到鼓勵;微笑使悲傷的人得到安慰。
培才愛才,才可以傳燈;教人用人,才可以傳宗。
水入汙泥,雖清亦濁;人入邪惡,雖正亦奸。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知人很難,知事也難,知理更難!
但最重要的,人要知道自己。
才能改進缺點,發揮自己的長處。
智慧就是自知知人。“知人著智,自知者明。”
事事肯放過他人則德日昇,事事不放過自己則學日密。
人生是活在欲望裏,欲海不可怕,可怕的是浮沉在欲海裏,在欲海裏沒頂,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了。
法無善惡,善惡是法;境無損益,損益在人。
在人生的舞台上,無論扮演什麼角色,都應以主角的心情上台盡力演出。
自我學習才是進步之方。
把一切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就會很快進入狀況。
一個人的功業非靠年歲成就的,有誌不在年高;
在世間上的壽命多久並不重要,重要在於精神上的壽命。
不想改過的人,無法調教;不想向善的人,無法得度。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改過,必知遷善;愚者恥過,必知向上。
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
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
人的長壽,主要指延續慧命,而非長命百歲。
工作時沒有貴賤之分,服務時沒有高低之別,讀書時沒有老少之分,修道時沒有聖凡之界。
對於生死不要覺得可怕,因為生死本來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樣,
隻不過換了一個軀殼而已。
自以為聰明的人類雖然能看清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的物質世界,
卻仍然無法學會如何相處這樣的生活細節。
目中有人助緣多,口中有德福報多,耳中清淨和諧多,心中有佛歡喜多。
飛鴿千裏傳書,才有人豢養;駿馬萬裏奔馳,才有人喜愛;
海豚盡力演出,才有人喝采;做人力爭上遊,才有人欣賞。
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
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細心,做難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無相。
聰明的人,凡事都往好處想,以歡喜的心想歡喜的事,
自然成就歡喜的人生;
愚癡的人,凡事都朝壞處想,愈想愈苦,終成煩惱的人生。
世間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我們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獄。
坐姿如鍾,必須穩重;站立如鬆,必須正直;
容貌如鏡,必須明淨;行止如法,必須合儀;
思想如流,必須清澄。
作夢是一種獨頭意識的現象,人生已如夢,何必再夢中找夢?
有夢也許有一點預兆,無夢也不一定要再求夢中了解。
微笑能助長我們的活力;寬恕能助長我們的氣度;
包容能助長我們的和諧;放生能助長我們的壽命;
慈悲能助長我們的人緣;讀經能助長我們的智慧。
生產好似搖錢樹,節儉猶如聚寶盆,勤快能換萬擔糧,用心擁有全宇宙。
汙泥可以長出蓮花,寒門可以出現孝子,煩惱可以轉為菩提,
甘甜是從苦澀中轉來。
故一個人除用心於工作外,
還要珍惜從工作中所得到的功德、慈悲、修身、惜福等利益。
一般社會上的情形,對於利己與利人,可分為四種,
一、利人不利己。
二、利己不利人。
三、人己都不利。
四、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薩發大心,不然可說少之又少。
一個心裏充滿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隻有一件粗布外衣,
也不會減輕別人對他的尊敬;
因為內在的美,如山穀的幽蘭,
洋溢著陣陣芳香,使人心情怡悅。
人無全功;人無全能;物無全用;心無全善。
人生之大病,不在無用,而在無明;事業之成功,不在學曆,而在學力。
修行要保有平常心,不忘初心(保護當下一念),
不失正念(不輕易隨外境轉),最為重要。
一個人對於親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隨侍左右也罷,
生離死別也罷,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
都能看破放下,不為情苦。
培養興趣,而不養成癖好;學習正直,而不學成古板。
就貧富而論,有錢的人,雖然衣食無缺,華蓋重裘,
但有時候為了人事的困擾,同樣日夜不得安寧;
沒有錢的人,盡管每日難過,依然每日過,
無錢一樣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
此即所謂的“人窮誌不窮”。
上課聞道要有歡喜心,指導訓話要有接受心,
做事擔當要有勇敢心,和人相處要有恭敬心。
要化導一個人,慈悲的言行、關愛的心懷,比任何方法都受用。
對別人的示範力量,就是自我成熟。
盡管思想不盡相契,但在圓滿的大前題下,仍能互尊互重,實是融和的最佳典範。
金錢可以買得到奴隸,但買不到人緣;
金錢可以買得到群眾,但買不到人心;
金錢可以買得到魚肉,但買不到食慾;
金錢可以買得到高樓,但買不到自在;
金錢可以買得到美服,但買不到氣質;
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買不到滿足;
金錢可以買得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
金錢可以買得到床舖,但買不到睡眠。
幸運,總是垂青於勇敢的人;福報,總是降臨於厚道的人。
受社會教育,為一家謀生;受心靈教育,為萬眾化導。
有為法雖假,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法雖真,執之則慧光不朗。
佛教的複興不在寺院的多少,不是僧數的有無,而是在佛教教育的普及。
智能,是人生的透視,是微妙的穎悟,是經曆的結晶。
快速而不馬虎;謹慎而不保守;謙虛而不卑賤;禮讓而不畏縮。
無言、心心相應,是談話的最高藝術;無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由『無常』,可悟緣起緣滅,必能精進;由『無我』,可知性真性實,必得自在。
要維係夫妻之間的感情始終如一,事實上並不容易,
所以要靠彼此的尊重、包容、溝通,
諸如思想上的、生活中的、對兒女的教育方法等,
都應該開誠布公地討論。
一個登山的人在懸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樹;
一個上進的人在人生險途,所急於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妥協是一條路徑。變通是一種境界。讓一分山高水長,退一步海闊天空。
肚量多大,事業就有多大;要空出所有,才能建設一切。
從管理上來說,我們的心能包容多大,就可以領導多少人。
如果容得下一家人,可以作家長;容得下一村人,可以做村長;
容得下一國人,就可以做國君。
“管事容易,管人難;管人容易,管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