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
2、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3、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4、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
5、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
6、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禦白牛車。
7、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能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8、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9、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10、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色類自有道。
11、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12、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麵,悟人在處一般。
13、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14、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5、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16、不思善,不思惡,此刻那個是你本來麵目。
17、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
18、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19、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
20、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21、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
22、迷悟有遲疾,隻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23、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24、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5、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若言下相應。
26、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27、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28、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
29、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
30、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刹那即是真。
31、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32、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
33、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34、清淨至無餘。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35、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36、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無頓漸。
37、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38、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能,護短心內非賢。
39、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40、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荊聽吾偈曰。
41、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42、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
43、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沒意智。
44、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
45、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若能自有真。
46、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離自性。
47、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
48、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49、菩提性宛然。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刹那間。
50、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
51、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