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這個題目,心情是沉重地,之前想了很多,但我相信大家至少有一共同點,那就是都首先想到了父母,現在,就現在,大家可以閉上眼睛,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年邁的雙親,想一想他們那張留下歲月痕跡的臉龐,想想那已經花白的頭發,想想那蹣跚的身軀。大家可以捫心自問,有多少人記得父母的生日!有多久沒給家人打過電話!對,正如你們所想,這就是我今天要談的話題————孝敬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力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是古人為我們提出的孝的要求,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國度,而儒家思想之精髓就在“三綱五常”,三綱的核心就在一個“孝”字,漢武帝時期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且提出以“孝”治天下,除漢高帝和漢光武帝外,漢朝(包括東漢)所有的皇帝的諡號前都加一“孝”字,其意就在推崇一個孝道。《新三字經》裏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說得就是名醫之子小黃香在夏天炎熱時,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孝敬父母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它依然應該成為我們做人的起碼原則。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有人說,中國的父母最苦,懷胎十月,忍受著痛苦讓我們來到世上,從呀呀學語到長篇大論,從蒙蒙懂懂到精明睿智,無一不凝聚著父母的辛勞和汗水,當然,事實上,我們中的大多數還曾經帶可惡的帶走過父母多少淚水。誠然,親情不如愛情的那般纏綿,也比不上友情那樣熾熱和豪放,它有時侯就是個微笑,那也可以給你無限的希望,甚至有時就是一句責怪的話語,那也能幫你重新審視自我,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朱自清父親的背影曾感動過我們一代又一代。我記得在我初中時,父親母親張羅著將我送上車,當汽車帶著塵土緩緩起步時,還未滿13歲的我哇哇大哭,同時我也看見了父親的眼睛已經濕潤了,那可是一個在**十年受盡屈辱和折磨也未曾低過頭的人呀。那一刻我看見的是個中國典型的父親形象,淳樸而善良,沉靜而無悔。。。。。我不想用過多的文字來渲染親情是多麼的偉大,因為親情從來就不需要人們在書麵或文字上去承認和歌頌它。從來沒有過,將來也不需要,事實上,它從來就沒有做過任何要求。
現在繼續回到我們地話題——孝敬,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他能幫助我們學會友好的去對待身邊的人,學會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學會去愛一個人,其實對待孝敬完全沒有必要唱高調,它應該是深藏在我們心中的一根道德底線,一個不容穿越的情感底線。父母辛苦把我們養大,嚐盡了不少的辛勞,但敢肯定地是,那時的他們是無比幸福和滿足的,而我們孝敬父母就是補償他們的辛勞,同時延續他們的這種幸福。這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一個人應遵守的起碼道德常識。
那麼我們該怎麼去踐行孝敬父母的行動呢,在座的可能都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首先我們應該尊敬父母,尊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聽從他們的忠告和批評,用他們地話說,他們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還多,他們有更多地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去學習。其次要與父母保持經常地聯係,那怕是一個電話,一句問候,父母可能期盼已久。俗話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不管年齡有多大,父母永遠都會牽掛著我們,“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我倡議這裏結束之後大家給家人打個電話,也許他們為這個電話已經等了好久好久。再次,為不辜負父母的期望,還應該作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隻有自己有工作順利,做父母的才會放心,同時也才可能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順利的擔負起作為子女的責任。最後我們還要照顧好自己,出門在外,好好做人,別傷著、殘著,別讓父母不必要的但心。其實現在談如何孝敬父母顯得有點蒼白無力,我想,父母愛他的子女是該沒有人教他該怎麼做吧!但他們卻做到了最好。
父母——一生的恩人,我們有理由也有責任讓他們過得更好。拿起手中的電話,提起手中的筆,回憶那些曾有的感動,記住,他們沒有過多的要求,一句問候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