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而不往亦禮也
人與人之間交往,隻要出於真誠自然,有來有往,禮尚往來,是很正常的.一旦形成刻板的規矩,非此即彼,違逆不得,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就往往背離了禮的本意,不啻為一場災難。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麵:主客二人在餐廳門口謙讓著:“您請!”“您先請!”“您—先請!”這時如果沒有一方勇敢地承擔起“非禮”的惡名,一直如此禮讓下去,大家隻有不要吃飯。這當然隻是笑談。而生活中另一種禮尚往來,可就讓人笑不出來了。據報載,國慶長假期間,婚禮茂盛,有人七天之中收到喜帖十多張,送出紅包近三千元。貌似公平的禮尚往來,受到傷害的是相對貧弱的群體。
“來而不往非禮也”出自《禮記?曲禮上》。同樣論禮,荀子卻說:“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轉換成現代語言,就是向弱勢群體傾斜。風往暖處吹,水向低處流,總之在荀子看來“來而不往亦禮也”。
人之來往難免有施有受,拘泥於有來必有往,交往起來會很困難。施者先存了一個求回報的念頭,透著虛偽;受者擔著欠債須還的重負,受之不爽。感動中國的歌手叢飛,在長達11年時間裏,資助178名貧困山區兒童,付出300萬元,自家一貧如洗,身患癌症負擔不起醫藥費,臨終捐出角膜,給他人帶來光明。去世後榮獲中國消除貧困獎奉獻獎的白芳禮,從74歲到九十高齡,靠蹬三輪車攢車資捐助失學兒童,相當於蹬三輪繞地球赤道18圈,先後捐資35萬元。他們可曾想到過回報?冰心老人在晚年受到各方關愛,每年都要收到幾百封祝福的信,她已無力回複,在文章中她說過一句心底的話:“施者比受者更為有福!”表達的也是“來而不往亦禮也”的道理。
究其根本,生命都是行進在一條往而不來的單行道上。植物向下向土地索取營養,卻向上向天空開放花朵。我們受恩於父母的養育,惠及的是下一代子女。隻有向著人性的方向,進化的方向,發展我們的道德,人類才有前途。因此,來而不往不僅合乎禮,也是天道。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俗語
吃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吃苦是一種美德,一個人沒有吃過苦,就好像沒有來到世上一樣。小時候,老師一直培養我們要有吃苦精神,從“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到“苦不苦想想人家薩達姆”,雖然參照物的嬗變說明了時代的變遷,但更說明苦這杯酒(哦,苦酒)有了更稠的濃度。
從頭懸梁,錐刺股,到臥薪嚐膽,我們好像一直是過苦日子,這苦,越吃越光榮,不吃苦就成不了大氣候。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仿佛房屋中介,不論出租還是求租,都可以包辦一切。這哪是教人上進,分明是慫恿你去自虐。其高明之處還在於,像一種安慰劑,是另一種意義的阿Q。其實,細品就會發現,它是一張開錯了的空頭支票,用虛擬的成功來鼓動你苦海泛舟並且逼著你樂此不疲。或許,把它說成興奮劑更合適。
並不是所有的磚頭都有機會構築長城,雖然,所有的磚在此前,都經過刻苦的摔打,痛苦的切割,艱苦的烘烤;同樣,並不是所有的琉璃瓦都有機會在故宮的屋頂一露尊容。苦,也是一個砂輪,如果你是一塊好鋼,會被它磨得越來越鋒利,如果你是一塊鐵,或者一塊木頭,則有可能被它搞得形銷體隕。
吃苦需要技巧,能吃苦再加上聰明、機遇,是可以成功的。但一味地強調吃苦吃苦再吃苦的人,無異於把一汽車的刹車係統給拆了。
苦,像公共樓道的麵積,是可以公攤的。古人雲: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
我不反對吃苦,但我反對吃苦至上論者,更反對隻要吃苦就能成功論者,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好比水仙與仙人掌,對前者,水多是好事,對後者,卻是滅頂之災。
三思而後行——《論語》
行而後三思,中國人內斂、謹慎,凡事都講究“三思而行”。這種思維定式把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包裹得嚴嚴實實、無懈可擊( 一起感悟人生)。
然而,時代在變,而且變得很快。如今已經不再是那個“男耕女織”“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慢”中國了,講究的是速度,是果敢,是執行力。若還是一味地在“三思而行”這套知行觀上堅持一條道跑到黑的信條,結果就是機會的喪失。所以,我們完全應該“別開天地,另立門戶”。俗話說,機會麵前人人平等,可不平等之處在於創造或發現機會的能力。“行而後三思”就是一條機會創造之路,在這條道路上,果敢是鋪路石,“三思”是壓路機,而機會就在這種先“行”後“思”的人生旅途上得到培育、得到提煉。偉人說: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隻有果敢地“行”,我們的“思”才會有綻放的舞台,才會讓我們的“行”跑得更快、跑得更穩。
“行而後三思”,你準備好了嗎?
親密有間
一個蘿卜一個坑”——這俗話說得非常的妙趣。親密而有間,應當就是這樣一種狀態了。如果不是這種狀態,那麼,一個坑裏有著數個蘿卜,親密固然是親密了,但它們的形態就一定是十分逼仄的。既然農民種田都講究“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科學道理,那麼,在人際關係之中,不講合適的距離,一味追求親密無間,顯然也不會是合理的。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課本裏有一篇叫《妙不可言的距離》的科普文章,說太陽和地球現在的距離是最妙不可言的:如果離得比現在近了,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可能都會因為過熱而死光;如果離得比現在遠了,那麼,地球上的生命也會因為過冷而消失。可見,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裏,就在講究一個合適的距離。親密而無間,距離消失了,緊跟著而來的,很可能不是甜美的感受,而是毀滅的惡果;親密而有間,隻要不是過分的疏闊,精彩往往無窮。
如此聯想到親子、夫妻、婆媳、情人、友朋、職場等等許許多多的人際關係,固然都需要適度的親密。但很多時候,矛盾的產生,卻並不是因為矛盾雙方的互不理睬,而是因為矛盾雙方的距離靠得太近了。
英國女作家弗琴尼亞?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房子》如此說:“女人,要有自己的一間房子”。伍爾夫說的“房間”,雖然是針對女人的,但其實它延伸的意義卻是——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一間房子,放置屬於自己獨自品嚐的喜怒哀樂。而早在南宋時期,咱們中國的辛棄疾就已有話在先,“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這不就是在提醒人們熱愛應該有度,親密不能無間嗎?
親密有間,妙就妙在距離的美感。水中望月,霧裏看花,隔簾觀美人,深山探珍寶。一切的一切,迷人的魅力,莫不在於神奇的距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