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了又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巧言令色, 鮮仁矣!
【譯文】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隻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6.<<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7.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我十五歲立誌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隻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隻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很危險了。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1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文】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12.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1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14.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譯文】孔子講到“韶”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談到“武”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差一些。”
15.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譯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製,小人想的是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