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廬所著。
朱柏廬(1617~1688),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名用純,字致一。昆山(今屬江蘇)人。與歸有光、顧炎武為“昆山三賢”。明諸生。清順治二年(1645年)其父在守昆山城抵禦清軍時遇難。朱柏廬侍奉老母,撫育弟妹,播遷流離,備極艱辛。局勢稍定,返回故裏。因敬仰晉人王裒“攀柏廬墓”(含有不忘殺父之仇的意思)之義,故自號柏廬。居鄉教授學生,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本,提倡知行並進,躬行實踐。平生精神寧謐,嚴以律己,對當時願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
他與顧炎武堅辭不應康熙朝的博學鴻儒科,後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飲大賓。除《朱子家訓》外,尚著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困衡錄》、《愧訥集》、《春秋五傳酌解》、《毋欺錄》等。
朱子家訓》雖隻有寥寥數百字,卻以通俗易懂的文體表達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經典之作,幾百年來,為世人所重。
它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傳統文化的讀本。在書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的禮節與信義。“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寬闊心胸……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黑發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發翁。”自然界是公平的,每個人隻有一次機會,正如草一般,隻能生長一個年頭。時間在不經意間溜走,而在一點一滴的實踐中我們又該如何把握時間呢?在我看來,這個時候的年輕人是該用知識來充實自我的。學海無邊而韶華易逝,或許不少人會認為時間還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給明天,下一個明天,再下一個明天……但時間過去了無論怎樣都不會回來了。所以,現在就用功學習吧,別等老了再來後悔。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