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①曩(nǎnɡ):過去,從前。孽(niè):妖孽。三孽,指發動叛亂的吳三桂等“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明降將先後反清;因其降清後封藩稱王,故稱“三藩”之亂。②昃(zè):日偏西。遑:閑暇。③暇豫:悠閑逸樂。
④景山:即今北京景山公園。⑤察哈爾叛亂:指察哈爾布爾尼叛亂。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的察哈爾部頭目布爾尼舉兵叛清,失敗身死。
⑥垂佑:對下邊的護佑。加護:加意保護。⑦悚然:恐懼的樣子。
【譯文】
以前,吳三桂等人發動“三藩”叛亂,我處理軍國事務,從早到晚,沒有空閑時間,但我保持著內心的堅定,表麵上給人以悠閑逸樂的樣子,每天都到景山騎馬、射箭。那時,我們滿洲八旗兵都離開京城奔赴前線,留下來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者。在此情況下,便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山的路旁扔下一些書帖,上麵寫道:“現今正有‘三藩’和察哈爾布爾尼的叛亂,各路大軍忙於征討,在此危急之時,為何還有心思到景山去遊玩呢?”對這種造謠生事的現象,我就像沒有看見、也沒有聽見似的。
不久,“三藩”之亂和察哈爾叛亂都先後剿滅。當時,倘若我稍稍表現出驚疑、害怕的意思,那麼人心就會動搖,或許會發生一些難以預料的意外之事。這都是上天保佑,祖宗神明加意保護,使我能夠堅定信心,認真謀劃,終於成就此功業,使已麵臨危亡的國勢重獲安定。
從古至今的皇帝,像我這樣從小就經曆了不少艱難的,實在不多啊!而今,四海之內又是太平盛世,但回想起往事,在幾年的時間裏我所經曆的種種艱難,反而有些後怕。古人說:“居安思危。”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評語】
吳三桂、察哈爾布爾尼發動叛亂,清廷邊關軍情緊急,康熙帝卻每天照常騎馬出行、射箭遊樂,“暇豫”之狀,成了一些人攻訐他的口實。但不久叛亂迅速被平定,國勢轉危為安。很顯然,康熙悠閑逸樂是一種安定人心的策略,是優秀政治家的良好素質及傑出才幹的體現。作為帝王韜略,安定人心,在必要時不得不示人以閑適快樂的假象。當決定命運的大事突然發生時,把握處世行事的尺度很難,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有豐富的人生曆煉的經驗作為基礎。生活中,我們很欽佩那種在危急關頭臨陣不慌、鎮定自若的大將風度,敬服那些喜怒哀樂不露於形的強人。當然,這種風度決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由於後天的修持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遠大誌向決定的。
一、為人上者,用人雖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視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則下必投其所好以誘之。朕於諸藝無所不能,爾等曾見我偏好一藝乎?是故凡藝皆不能溺我。
二、凡看書不為書所愚,始善。
三、爾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潔淨。人平日潔淨,則清氣著身;若近汙穢,則為濁氣所染,而清明之氣漸為所蒙敝也。
四、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五、《易》雲:“日新之謂盛德。”學者一日必進一步,方不虛度時日。人苟能有決尼不移之誌,勇猛精迸而又貞常永固毫不退轉,則凡技藝焉有不成者哉?
六、凡人盡孝道,欲得父母之歡心者,不在衣食之奉養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歡心,斯可謂真孝者也。
七、人果專心於一藝一技,則心不外馳,於身有益。
八、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
九、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十、人生凡事故有定數,然而其中以人力奪天工者有之。
十一、人於好惡之心,難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見其善,而不見其惡;若所惡之人,惟見其惡,而不見其善。是故《大學》有雲:“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誠至言也。
十二、《荀子》雲:“身勞而心安者為之,利少而義多者為之。”此二語簡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語行之,過差何由而生。
十三、朱子雲:“讀書之法,當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從容乎句讀、文義之間,而體驗乎操存、踐履之實。然後心靜理明,漸見意味。不然則雖廣求博取,日誦五車,亦奚益於學哉?”此言乃讀書之至要也。人之讀書,本欲存諸心、體諸身,而求實得於己也,如不然,將書泛然讀之何用?凡讀書人皆宜奉此以為訓也。
十四、為學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檢身則謹言慎行,居家則事親敬長,窮理則讀書講義。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十五、為學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
十六、先儒有言:“窮理非一端,所得非一處。或在讀書上得之,或在講論上得之,或在思慮上得之,或在行事上得之。讀書得之雖多,講論得之尤速,思慮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實。”此語極為切當,有誌於格物致知之學者,其宜知之。
《庭訓格言》(一)篇(第一條)
1.訓曰:聖賢之書所載,皆天地、古今、萬事、萬物之理,能因書以知理,則理有實用。
2.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盡千古之遠。
3.世之讀書者,生乎百世之後,而欲知百世之前;處於一室之間,而欲悉天下之理,非書曷以致之?
4.書之在天下,《五經》而下,若傳若史,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與物,固無一事之不具,亦無一理之不該。5.學者誠即事而求之,則可以通三才,而兼備於萬事萬物之理矣。 6.雖然,書不貴多而貴精,學必由博而守約,過能精而約之,以貫其多,與博合其大,而極於無餘,會其全而備於有用,聖賢之道,豈外是哉?
(第二條)1.訓曰:吾自幼好看書,今雖年高,萬機之暇,猶手不釋卷。
2.誠以天下事繁,日有萬機,為君者一身處九重之內,所知豈能盡乎?時常看書,知古人事,庶可以寡過。
3.故朕理天下事五十餘年,無甚差忒者,亦看書之益也。
(第三條)1.訓曰: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既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2.遇有疑難事,但據理直行,得失俱可無愧。
3.《書》雲:“學於古訓乃有獲。
”4.凡聖賢經書,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讀書時便宜留心體會,此可以為我法,此可以為我戒,久久貫通,則事至物來,隨感即應,而不待思索矣。
(第四條)1.庭訓格言:道理之載於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變萬化,其端無窮。
2.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泥處,而經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圖融而無定見,此皆一偏之見。
3.朕則謂當讀書時,須要體瀛世務;而應事時,又當據書理而審其事
。4.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庭訓格言》
(二)篇(第一條)1.訓曰:世之財物,天地所生,以養人者有限,人若節用,自可有餘;奢用則頃刻盡耳,何處得增益耶? 2.朕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無過費。
3.所以然者,特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第二條
)1.訓曰:民生本務在勤,勤則不匱。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婦不蠶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饑寒也
。3.至於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若儉約不貪,則可以養福,亦可以致壽。
4.若夫為官者儉,則可以養廉。居官居鄉,隻緣不儉,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隸欲多,交遊欲廣,不貪何從給之與?
5.其寡廉孰若寡欲?《語》雲:“儉以從廉,侈以成貪。”此乃理之必然。
《庭訓格言》(三)篇(第一條
)1.庭訓格言:吾人凡事惟當以誠,而無務虛名。
2.朕自幼登極,凡禮壇廟、禮神佛,必以誠敬存心。
3.即理事務、對諸大臣,總以實心相待,不務虛名。4.故朕所行事,一出於真誠,無纖毫虛飾。
(第二條)1.庭訓格言:凡天下事,不可輕忽,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處之
。2.慎重者,敬也。當無事時,敬以自持;而有事時,即敬以應事,務必謹終如始慎,修思榮習而安焉,自無廢事。3
.蓋敬以存心,則心體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飭家務,此古所謂“敬以直內”也。
4.《禮記》篇首以“毋不敬”冠之,聖人一言,至理備焉。
(第三條)1.庭訓格言:人生於世,無論老少,雖一時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2.故孔子曰:“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3.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於長上,則不得罪於朋儕,則不召過,且於養身亦大有益
。4.嚐見高年有壽者,平是俱極敬慎,即於飲食,亦不敢過度。
5.平日居處尚且如是,遇事可知其慎重也。(
第四條)
1.庭訓格言:凡人於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範其未然,則自然事不生
。2.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滅矣。
3.古人雲:“心欲小而膽欲大。”遇事當如此處之。
同一樓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