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禮記》
意思:禮是做人的頭等大事.
禮是做人的頭等大事.不按“禮”辦事,社會就會瓦解,陷入混亂;人將無法生活.因此,荀子把“隆禮”作為了自己的理論落點,同時也是他的學說的核心.
2、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孔子《孝經》
意思:安定國家,治理百姓,沒有比用禮更好的辦法。所謂禮,就是尊敬罷了!
所謂治國,無非是“安上”與“治民”。而“安上治民”用禮是最好的方法,進一步強調了“禮”的重要性。“禮”的本質是“敬”。然而雖隻是一個“敬”字,但是所帶來的影響和效果是巨大的。因為有“敬”便能有“悅”。家庭、社會、國家都會因敬愛與喜悅而和諧
3、不學禮,無以立——孔子《論語》
意思:“做人要有禮,沒有禮,怎麼來做人啊
孔子說:“做人要有禮,沒有禮,怎麼來做人啊!”夫子的確是夫子,兩千五百年前的老師就是這樣教書育人,很是敬佩不已。禮是作為一個健全人所必須的素質,一個人如果連這一點也不能做好,盡管道貌岸然,也隻是個有缺陷的人。
4、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意思:曾子以為保全身體,善養父母,就算盡了孝道。
自聽了孔子所講的這五等孝道以後,不由得驚歎讚美說:‘噯呀!孝道就有這樣大的關係?’孔子聽見曾子讚歎,知道曾子對於他所講的五孝,已有領悟。所以又說:‘你知道這個孝道的本源,
5、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無為》
意思: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人不守禮就沒法生存,做事沒有禮就不能成功,國家沒有禮則不安寧。
通過修身使品德高尚是公認的善,而修身則必須在禮的製約下完成,即使具體的修養方法也離不開禮和老師。
做文明學生,建文明校園,創文明城市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吾從下。”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於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
——盧梭【法】
禮貌和教養對於裝飾人類或其他一切優良品質和天資,都是必不可少的。
——切斯特菲爾德【英】
禮貌和教養對於裝飾人類或其他一切優良品質和天資,都是必不可少的。
——切斯特菲爾德【英】
禮貌和教養對於裝飾人類或其他一切優良品質和天資,都是必不可少的。
——切斯特菲爾德【英】
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
——諾·文·皮爾【德】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是使頑固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敬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約翰·洛克【英】
禮儀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
——愛默生【美】
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於計較的。
——培根【英】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麵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歌德【德】
有禮貌不一定總是智慧的標誌,可是不禮貌總使人懷疑其愚蠢。
——蘭道爾【英】
有一種內在的禮貌,它是同愛聯係在一起的:它會在行為的外表上產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禮貌。
——歌德【德】
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
——埃裏克【美】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頭銜愈大,禮儀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獻生)
●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培根)
●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誌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拉羅什富科)
●人間的麵孔從未像在葬禮中看上去那麼世俗(喬·艾琪渥斯)
●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喬·斯威夫特)
●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
●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元·許衡)
●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漢·王符)
很好的作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