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療毒是《三國演義》中一個著名的故事, 說的是關羽領兵打樊城時, 被流箭射中, 右臂青腫不能活動, 遍訪名醫求治. 華佗聞訊前來, 一番檢查後說, 箭中有毒, 直透入骨, 若不早治, 此臂殘廢. 征得關公同意後, 華佗手執尖刀, 切開皮肉, 見骨頭已經發青, 用刀細心地刮毒, 悉悉的刮骨聲, 令周圍人無不掩麵失色. 關公邊下棋邊喝酒, 全無恐懼痛苦之狀. 不多時, 血流盈盆, 華佗刮盡其毒, 敷上藥縫合好傷口. 關公大笑而起, 向眾將說, 我的右臂已伸舒如故, 不再劇痛, 先生真神醫也!這 則講述2000年 前極為生動的外科手術故事, 反映了一種美好的醫患,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首先, 是華佗對患者的態度. 他聽說關羽負了箭傷, 立即從江東駕小舟而來, 救人如救火, 不辭辛勞, 送醫上門; 在認真觀察傷情後, 將情況如實告訴患者, 並提出具體治療方案, 這是尊重患者的知情權. 當關公提出刮骨療毒不用柱環, 不必蒙頭時, 華佗也尊重了患者意見. 當關公要以黃金百兩作為酬謝時, 華佗說: 我是聞聽君侯高義, 特來醫治, 豈能收受報酬他不僅堅辭不受, 臨別時還留下一帖藥以敷瘡口. 由此, 我們看到了華佗的高尚醫德.
其次, 我們再來看關公對醫生的態度. 華倫從關公心目中的敵國東吳駕舟而來, 而且還為東吳大將周泰治過重傷, 他最初提出的治療方案, 又是以繩係臂, 又是以被蒙頭, 但關羽卻對華佗十分尊重和信任, 對華佗製訂的治療方案積極配合.
這個古老的故事告訴我們, 醫患關係就應這樣互敬互諒互信互讓互愛互助, 因為雙方有著共同的目標——戰勝疾病. 病人忍受著疾病的折磨, 醫生對他們應當充滿關愛和同情, 盡最大努力為他們解除痛苦; 醫生受到現有醫療技術等條件的限製, 有時也會" 心有餘而力不足" , 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這就需要互相溝通, 互相諒解, 互相愛護, 互相幫助, 如此, 則醫患和諧的關係不難構建, 對疾病的治療也更為有利.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