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臣太親,必危主身;人臣太貴,必易(改變)主位”–––––––中國官場是惡虎相爭的角鬥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君王要緊握權柄,時時抑製、殺戮愛臣、貴臣。
“千乘之君(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君,指中等國家得君主)無備,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以徙其民而傾其國;萬乘之君(指大國之君主)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以徙其民而傾其國”(如果千乘之君不防範,則必有百乘重臣窺隙候變,從而奪得臣民,改朝換代;如果萬乘之君不防範,則必有千乘重臣鼾睡於側,伺機篡國奪權)––––––––中國文化就是暴力文化、奪權文化。
“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專製統治者都不容許老百姓聚在一塊,像秦始皇,三人聚議,必殺無赦。
“黃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戰(君臣之間一天有上百次衝突)”––––––沒有製度、規則、法治的約束,沒有人民的主權、治權,上下一日百戰的戲會沒完沒了地上演。
“有道之君,不貴其臣;貴之富之,彼將代之”–––––––怕臣民顯貴,尾大不掉,功高震主,所以,中國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酷烈的屠殺。
“臣主之利相與異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無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勞而爵祿,臣利在無功而富貴;主利在豪傑使能,臣利在朋黨用私”(君與臣得利益是相反的,何以見得?答:主上的利益在於尊賢使能,而臣子得利益在於無能而任官;主上的利益在於按功行賞,而臣子的利益在於無功受祿;主上得利益在於使用能人,而臣子的利益在於結黨營私)––––––韓非子認定君臣之利異,所以,君主要警惕臣下的一舉一動。君臣關係成為虎狼關係。
“凡奸臣皆欲順人主之心,以取親幸之勢也。是以主有所善,臣從而譽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毀之。凡人之大體,取舍同者則相是也,取舍異者則相非也”(大凡奸臣都想順從君主的心意,以取得被寵幸的權勢。所以,君主所喜歡的,大臣順著恭維;君主所憎惡的,大臣跟著詆毀。大凡人的一般情況是,愛憎相同的就相互肯定,愛憎不同的就相互否定)“夫安利(安全有利)者就(趨之若鶩)之,危害者去(避之不及)之,此人之情也”––––––人性的弱點,韓非子洞察秋毫。特別是,中國人性情曲謹,不率直,善於溜須拍馬,為民族性的大病痛。
“人主之患(毛病)在於信人。信人,則製(受製)於人”–––––很難讓中國人講信用,也很難讓中國人信任別人。
“故為人臣者,窺覘其君心也無須臾之休,而人主怠傲處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所以,作為臣子的,沒有片刻停止他的窺視君主的活動,而君主疏忽傲慢地處於上位,這就是為什麼世上有劫君弑主的事發生的原因)––––––在中國,不僅君臣是敵人,常常人與人之間都是敵人。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愛則親,不愛則疏”–––––––在韓非子的眼裏,父子、夫妻、君臣的關係都不可靠,他是徹底的絕情主義者。
“偏借其權勢,則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權勢也”(大權旁落,於是君與臣的位置發生變化。這就是說,不能將權勢讓給大臣)––––––一個“權”字,一個“官”字,中國人最為覬覦,最為看重,十二分地垂涎欲滴。
“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所以一個人做事和幫助人,如果一心考慮對別人有利,那麼與疏遠的越國人也能和諧相處;如果一心考慮對自己有害,那麼父子之間也會分離和仇怨)––––––“利”、“害”二字,韓非子研究得最透。
“故明主之治國也,明賞(明確地行賞),則民勸功(勸勉立功);嚴刑,則民親法(重視刑法)”––––––嚴刑峻法,統治者把人民當作豬狗,那麼,人民也把統治者當作壓迫自己的天大仇人。最終,遵從韓非子之法的秦帝國被人民擊得粉碎。
“聖人之治民,先治者強,先戰者勝”(聖人治國,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這樣國力就強大;未等開戰,就穩操勝券,這樣必勝無疑)––––––聖人就是善於恐嚇人民的統治者!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