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國
l、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顧炎武;清·吳研人
2、位卑未敢忘憂國。 ——宋·陸遊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範仲淹
4、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唐·戴叔倫
5、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7、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8、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
9、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
10、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渾:全、都)——宋·於謙
(2)立誌
11、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大任:重大的使命。斯:這。空乏其身:使身體困乏。拂亂:擾亂。所以:這是為了。動心:激勵心誌。忍性:鍛煉耐性。曾:同增。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抵抗能力。) ——《孟子》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淫:迷惑,動搖自己的信念。移:改變自己的意誌。屈:使自己屈服。)—《孟子》
13、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以奪誌也。 ——《論語》
14、做一等人,幹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明·呂坤
15、男兒誌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 ——清·梁啟超
16、身不能男兒列,誌卻比男兒烈。
畫工須畫雲中龍,為人須為人中雄。 ——清·秋瑾
17、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
18、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寧知:哪知。墜:喪失。) ——唐·王勃
虎瘦雄心在,人貧誌氣存。 ——萬鬆老人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弘:大,抱負遠大;毅:意誌堅強。) ——《論語》
20、立誌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矣。——晉·葛洪
路遠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增廣賢文》
21、長安何處在,隻在馬蹄下。 ——唐·岑參
22、(1)打掃光明一片地,此七字真經也。
(2)須打清心地以圖大業,萬勿為瑣瑣縈懷。(地:心地。保持心胸的光明磊落。瑣:細小、零碎。縈:纏繞。縈懷:掛心。)
(3)享現在之福如點燈,隨點則隨滅;培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則愈久。——《增廣賢文》
23、不可以一時之得意而自誇其能;亦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誌。(以:因為。墜:喪失。)——明·馮夢龍
24、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天體運行。健:健壯,永遠不停地運行變化。)——《周易》
26、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子路:孔子學生。安:安定,得到撫養,安度晚年。信:相互信任。懷:得到愛護。)——《論語》
27、古之立大誌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不惟:不僅。)——宋·蘇軾
二、治學
(1)好學
2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敏:聰明) ——《論語》
29、好學而不貳。(不貳:不三心二意。) ——《左傳》
3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3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拿著。) ——西漢·劉向
32、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杜文瀾
33、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管子》
34、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謂之行屍走肉耳。—王嘉
35、金壁雖重寶,貴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有餘:用之不盡)——唐·韓愈
(2)勤學
3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7、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業:學業。嬉:懶散。隨;隨便,馬虎。)——唐·韓愈
38、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顏氏家訓》
3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幹之,果有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人家聰明,一學就會,自己便要百倍用功;人家學十遍才會,自己便要千倍用功去學它。) —《禮記》
4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跬步:半步。)—荀子
41.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42、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宋·嶽飛
4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4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
45、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明·董其昌
46、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47、行百裏者半九十。 ——《戰國策》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於慎,而敗於縱。——方孝孺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之千裏。 ——《禮記》
48、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素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說尊敬自己的長輩,也尊敬別人長輩,愛護自己的遊子也愛護別人家的小孩
可憐天下父母心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卅二年風雨浪澆,雨霽雲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勞,跪乳羊羔,還報今朝。
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顧炎武;清·吳研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顧炎武;清·吳研人
2、位卑未敢忘憂國。 ——宋·陸遊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範仲淹
4、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唐·戴叔倫
5、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7、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8、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
9、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
10、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渾:全、都)——宋·於謙
(2)立誌
11、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大任:重大的使命。斯:這。空乏其身:使身體困乏。拂亂:擾亂。所以:這是為了。動心:激勵心誌。忍性:鍛煉耐性。曾:同增。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抵抗能力。) ——《孟子》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淫:迷惑,動搖自己的信念。移:改變自己的意誌。屈:使自己屈服。)—《孟子》
13、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以奪誌也。 ——《論語》
14、做一等人,幹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明·呂坤
15、男兒誌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 ——清·梁啟超
16、身不能男兒列,誌卻比男兒烈。
畫工須畫雲中龍,為人須為人中雄。 ——清·秋瑾
17、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
18、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寧知:哪知。墜:喪失。) ——唐·王勃
虎瘦雄心在,人貧誌氣存。 ——萬鬆老人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弘:大,抱負遠大;毅:意誌堅強。) ——《論語》
20、立誌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矣。——晉·葛洪
路遠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增廣賢文》
21、長安何處在,隻在馬蹄下。 ——唐·岑參
22、(1)打掃光明一片地,此七字真經也。
(2)須打清心地以圖大業,萬勿為瑣瑣縈懷。(地:心地。保持心胸的光明磊落。瑣:細小、零碎。縈:纏繞。縈懷:掛心。)
(3)享現在之福如點燈,隨點則隨滅;培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則愈久。——《增廣賢文》
23、不可以一時之得意而自誇其能;亦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誌。(以:因為。墜:喪失。)——明·馮夢龍
24、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天體運行。健:健壯,永遠不停地運行變化。)——《周易》
26、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子路:孔子學生。安:安定,得到撫養,安度晚年。信:相互信任。懷:得到愛護。)——《論語》
27、古之立大誌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不惟:不僅。)——宋·蘇軾
二、治學
(1)好學
2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敏:聰明) ——《論語》
29、好學而不貳。(不貳:不三心二意。) ——《左傳》
3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3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拿著。) ——西漢·劉向
32、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杜文瀾
33、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管子》
34、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謂之行屍走肉耳。—王嘉
35、金壁雖重寶,貴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有餘:用之不盡)——唐·韓愈
(2)勤學
3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7、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業:學業。嬉:懶散。隨;隨便,馬虎。)——唐·韓愈
38、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顏氏家訓》
3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幹之,果有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人家聰明,一學就會,自己便要百倍用功;人家學十遍才會,自己便要千倍用功去學它。) —《禮記》
4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跬步:半步。)—荀子
41.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42、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宋·嶽飛
4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4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
45、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明·董其昌
46、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47、行百裏者半九十。 ——《戰國策》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於慎,而敗於縱。——方孝孺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之千裏。 ——《禮記》
48、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素書》
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