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李商隱古詩的意思,嫦娥賞析,簡單易懂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全部注釋
1.嫦娥:古代神話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恒娥竊以奔月。"恒又作姮。
2.雲母屏風:嵌著雲母石的屏風。此言嫦娥在月宮居室中獨處,夜晚,唯燭影和屏風相伴。 3.長河句: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
4.碧海:《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裏,東複有碧海,海闊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鹹苦,正作碧色。"
譯文
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裏。月宮的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後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隻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韻譯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下靈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長河:銀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隻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韻譯: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
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裏。月宮的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後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隻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韻譯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下靈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詩意:這首詩.我們常常會被一種深深的寂寞感所籠罩.李商隱用他擅長的象征手法,將蘊含深廣的孤寂感在這裏化為一種測之無端、玩之無盡的虛泛的縹緲意境.詩人借助碧海、青天、嫦娥、孤月的意象,極力渲染空間的廣袤、時間的無涯.嫦娥孤影夜夜徘徊於無涯碧海、罔極青天之間,無可為友,無可為侶
明朝的邊貢寫了首《嫦娥》詩:“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隻自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這首詩以神話故事中的嫦娥為題,描寫清涼沉寂的月宮,實際上是秋夜望月的感興之作。三、四兩句,用語平易,但蘊藉深沉,是曆來吟詠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
嫦娥:神話傳說中的月中仙女。相傳她本是後羿的妻子,因為偷吃了丈夫從西王母那裏求來的不死藥,就飛入月宮。事見《準南子·覽冥訓》及高誘注。
雲母屏風:以美麗的雲母石製成的屏風。
燭影深:燭影暗淡,表明燭已殘,夜將盡。
長河:銀河。
漸落:漸漸西沉。
曉星:晨星。
沉:落。
應悔:定會悔恨。
偷靈藥:指偷長生不死之藥。
夜夜心:因為狐獨而夜夜悔恨。
賞析:
關於這首詩的詩意曆來解說紛紜,有人認為是諷刺女道士的,有人認為是悼亡,有人說是抒發“流落不遇”之情,有人則說是自懺之作。這些說法都不主觀臆斷之嫌,最好還是就詩篇所描寫的內容去理解。詩題是《嫦娥》,但並非詠月中仙子嫦娥,似是描寫一個和嫦娥的處境、心情相仿的婦女的感受。第一句描繪深夜室內情況。精美的雲母屏風放在床前,夜色已深,燭光暗淡,屏風上的燭影也越來越暗。這裏用一“深”字,表現燭影,同時也展示了夜色之深,又暗示女主人公獨處無眠。次句寫室外景物。女主人公長夜不眠,庭中仰望,天將拂曉,耿耿銀河已逐漸西移,晨星出現在東方的天際中,但隨著天色將明,晨星漸漸隱沒。這句的一個“漸”字,表明時間推移,孤獨寂寞的女主人公,又將度過了一個徹夜不眠的長夜。這兩句的特點是渲染環境氛圍,烘托女主人公孤寂淒冷的情懷。三四兩句寫女主人公展開想象。她由銀河、晨星而想到月,由月而想到月中仙子,再想到嫦娥奔月後的孤寂無侶,結合自己獨處孤室的情況,很自然地會有後悔偷藥奔月的想法。這雖是想象之詞,但又合情合理。全詩抒寫孤寂淒冷之情,當然寄托著詩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詩文解釋】
雲母屏風上映著幽暗的燭影,銀河漸漸疏落,啟明星要消失了.嫦娥應該後悔偷吃了靈藥,眼望著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裏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隻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誌.死後葬於家鄉滎陽.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