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李白《怨歌行》
2、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江淹《古離別》
3、曾把芳心深相許。——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
4、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吳均《登二妃廟》
5、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6、壕村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袁枚《馬嵬》
7、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蘇武《結發為夫妻》
8、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馮小青《怨》
9、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10、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自君之出矣》
11、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薛逢《宮詞》
12、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縷衣》
13、靡蕪盈手泣斜暉,聞道鄰家夫婿歸。——魚玄機《閨怨》
1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5、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柳永《晝夜樂》
16、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
17、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
18、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多斷腸。——曹丕《燕歌行》
19、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20、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
21、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王維《伊州歌》
2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23、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戴叔倫《相思曲》
24、美人圖子阿誰留。——元好問《虞美人·槐陰別院宜清晝》
25、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白居易《長恨歌》
26、閨中紅日奈何長。——馮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
27、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傅玄《車遙遙篇》
28、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白居易《長相思》
2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出西施。-黃増《集杭州俗語詩》
30、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歐陽修《訴衷情·眉意》
31、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貫休《善哉行·傷古曲無知音》
3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33、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
34、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35、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晏殊《清平樂二首其二》
36、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春恨》
37、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
38、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陽。——吳澄《渡江雲·揭浩齋送春和韻》
39、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40、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41、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42、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43、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見繡屏孤枕。——魏承班《滿宮花·雪霏霏》
44、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
45、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46、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擊鼓》
47、空勞纖手,解佩贈情人。——牛希濟《臨江仙·柳帶搖風漢水濱》
48、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秦風·小戎》
49、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毛熙震《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50、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複營齋。——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一》
51、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溫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52、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隻為風月情濃。——曹雪芹《紅樓夢·引子》
53、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54、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四首·其二》
55、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吳文英《渡江雲三犯·西湖清明》
56、算遺蹤、猶有枕囊留,相思物。——吳文英《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57、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室思》
58、傷心明月憑闌幹,想君思我錦衾寒。——韋莊《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
59、情如之何,暮塗為客,忍堪送君。——吳文英《沁園春·送翁賓暘遊鄂渚》
60、光景不勝閨閣恨,行行坐坐黛眉攢。——閻選《八拍蠻·雲鎖嫩黃煙柳細》
61、相思不作勤書禮,別後吾言在訂頑。——王守仁《諸門人送至龍裏道中二首》
62、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韋莊《女冠子二首·其一》
63、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李白長相思二首·其一》
64、枕障薰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張曙《浣溪沙·枕障薰爐隔繡帷》
65、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