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專門寫春天的詩雖然不少,其中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這三首,分別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的《春曉》和杜甫的《春夜喜雨》。
《春 江花月夜》原是南朝陳後主的作品,與《玉樹後庭花》同類,可以入樂,屬於清商曲辭中的吳聲歌曲。後來頗有人沿用此題寫新詩,均為五言,大多寫相思離別,主 要特色在於豔麗,內容和形式都不脫梁陳宮體的格局。張若虛雖然也沿用舊題,卻是七言的長篇,傾向也與宮體詩大異其趣。其瓶雖舊,其中的酒卻簡直是全新的。 詩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 裏把春、江、花、月、夜五者全都寫得很美,而貫穿其中的是關於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時序遷流,江月依舊,人生易老,苦惱 甚多,唯有美好的感情可以超越時空,具有永恒的價值,給人生以莫大的安慰。這裏洗盡了先前宮體詩中的色情和肉欲,沒有任何低級趣味,高尚雅潔,發人深思。
孟浩然的《春曉》異常簡單,隻是一點小感觸,而其中也並不缺乏哲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短短二十個字,寫了一點詩人早晨醒來時的感觸。
詩 人一夜沒有睡好,風聲雨聲讓他擔心花朵可能經受不住;後來迷迷糊糊地睡去,連天亮了都不知道。這時到處都能聽到鳥叫的聲音,美妙極了。盡管有風雨,春天仍 然是擋不住的。生活裏總會有曲折變化,詩人既有他的擔心,又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在這樣一首非常明白易懂的小詩裏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所以很耐讀。
杜甫的《春夜喜雨》遠離哲理,隻寫現實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和感情——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錦 官城就是成都,當時杜甫流寓於此,關心這裏的一切。春天是萬物生長的時刻,迫切需要雨水,而春天又最容易幹旱,“春雨貴如油”,所以當夜間有雨時,詩人高 興極了,一上來就寫下了“好雨”二字。頷聯的“潛”、“潤”二字形容綿綿的小雨極得要領,“好雨”不僅好在及時,其降臨的方式也是好的。這一聯後來成了名 句,在它的本意和引申意上被頻繁地引用。
春在唐詩裏綻放,在那不經意的一瞬間,便感受到了濃濃的春意,無限的春光,是那樣的鮮活,是那樣的生機勃發。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