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友情裏很多時候沒有修複這一說,雖然難聽我也得說。
我曾經有一個現實中的好朋友,她做了一件很傷害我的事情。後來她找我道歉了,我也說沒事。
我們碰見我還是會笑著和她打招呼,大家一群人去吃飯我也會去,吃的氣氛也好,隻是吃的差不多我就會找個借口回家。
她給我發微信我都會嘻嘻哈哈的回表情包。隻不過在她有事的時候我不會像以前那樣第一時間去安慰她陪著她了,我不會像以前一樣和她徹夜聊天了,我不會介紹我的朋友給她認識了,我戀愛了失戀了也不會跟她講了。
我們小的時候,大家絕交像有個儀式,像是qq刪掉一個人,對方會看見你的頭像灰下去,永遠不再亮起來了。
成年人的絕交,更像你微信上刪除一個人,對方甚至不會接收到這個信息。大家見麵還是會點點頭,隻是心裏都知道,有些東西不一樣了,再也回不去了,不想回去了。
所有的決定和選擇都在心裏做好了,你的臉上像一個冷酷的殺手,無任何顯著表情變化。
我不原諒她不是我心眼小,成年人的世界,大家做什麼事之前都知道後果。她又不傻,自己遇到事情比鬼都精,她怎麼會不知道。
所以說你在乎一個人就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做傷害對方的事,就算事後道歉了也不會再有任何友情了,最好的結果就是大家勉勉強強用盡全身力氣留下一點體麵而已。
2.
說來奇怪。
小時候的不開心,宣泄情緒的方式往往是大哭大鬧。
十幾歲的難過,是拉著朋友傾訴,寫大段的文字發表在自己的動態上。
而成年人難過的表達方式隻有一種,那就是沉默。
3.
其實友情這種事,有時候沒有那麼多同甘共苦,也沒有那麼多不可或缺。
有時候隻是彼此相互間有一點需求。
必須有一點相互間的需求。
而那種無話不說無話不談,跟你在一起隻是因為喜歡跟你呆著的朋友,真的太少了。
少到哪怕隻有一個,我都感激他的存在。
4.
小時候跟朋友絕交,都是大張旗鼓地告訴身邊所有人:“我不跟你玩了。”
而長大後的離開往往默不作聲,默契地疏遠,一聲彼此珍重的道別也不曾有過。
5.
討好型人格的人有時候在感情裏真的很吃虧。
會不自覺照顧別人的情緒。
尤其是不懂得拒絕別人,總會敏感地捕捉到別人的情緒變化,從而不自覺為別人著想。
而反過來,那個你對他有求必應的朋友,他卻能夠輕而易舉的拒絕你。
而這個時候你還為他的態度找借口開脫。
可能是他真的有事吧?
也許是他有什麼東西著急著要處理所以才拒絕我的。
而一旦有爭吵,你又是最先去道歉的那一個。
即便很多時候不是你的錯,你也會害怕關係由此破裂,所以決定做第一個低頭的人。
可事實上有的人他根本就沒有那麼在乎你。
麵對感情離開,你也總會扮演挽留的那一個角色。
可很多時候你用盡全力去挽留,摔得頭破血流,才會發現對方對你完全不在意。
你告誡自己下一次一定不會這樣了。
但下一次同樣的情況一旦發生,你還是會重蹈覆轍。
付出的感情能被在乎,對討好型人格的人來說真的太難得了。
6.
現在過年過節回家,跟朋友見麵,有時候你會深刻地體會到每個人的變化。
這種變化對別人來說可能是漫長而持久的。
但因為你們彼此少有見麵,所以對你來說它就變得格外突兀。
反過來也是一樣。
回想起來還有點唏噓。
十七八歲的時候你以為沒什麼東西可以拆散友情。
但現在的聚會從以前十幾個人到現在的五六個人。
那些談笑間心照不宣的東西,你知我知,但大家都不會真正說出來。
反正到最後,成年人的友情便僅剩這一丁點的默契。
你默契地疏遠,我也默契地離開。
上高中的時候班主任說:
珍惜你們現在的日子,往後你們這個班,很可能就再也聚不齊了。
那會我們都不信。
7.
那天晚上跟以前的朋友閑聊,她發過來一句話說:
“我把我最好的朋友拉黑了。”
她說跟對方認識七八年了。
一直以來都把她當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她說:
我是那種什麼事情都會找她聊的人。
遇到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情,喜歡哪個人討厭哪個人,她都會知道。
但是她沒有。
一開始我覺得這沒什麼。
我以為她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想法吧。
有些人喜歡傾訴,有些人會讓自己慢慢消化掉一些事情。
但後來我發現,其實她不跟我講,卻跟別人講。
一些話她對我閉口不提,隻會對其他人說,就像我對待她的時候一樣。
有些事情大概不是她不可以,而是那個對象如果是我的話,那就不行。
還是挺難過的。
發了很多話給她,她沒回我。
轉眼間看到她分享的動態,在跟朋友逛街。
挺傷人的。
後來有一次,她說心情不好,我去找她。
她說太冷了,不想出門,讓我自己回去,那個時候我就覺得,算了。
友情有時候很簡單。
你給我十分,我也贈回你十分。
多好啊,那就不會有遺憾了。
但人生怎麼會沒有遺憾呢?
想起之前跟自己鬧掰過的朋友,她跟我道歉,說對不起。
那時候我才發現,原諒一個人其實很容易啊,隻要把你從我心裏最重要的位置剔除出去,你做什麼我都無所謂了。
但重新信任一個人很難。
我說的原諒你,也不過像對某一個不小心踩到我的路過的陌生人那樣,麵帶微笑地說一句沒關係。
而沒關係的意思就是說,以後我們真的沒有任何關係了。
?
8.
去小姨家吃飯,剛上初中的表妹一直躲在房間裏玩手機。
趁著小姨她們看劇,我敲了她房間門進去,問她玩什麼呢?
她把手機給我看,說她同桌心情不好,在安慰她呢。
大概看了一下,是她同桌的奶奶過世了,很難過,她想逗她同桌開心一點。
她說:
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呀,經常教我英語。
不想她太難過。
然後她上網找一些笑話,發過去給她看。
隔了一會又發語音:
要不我唱首歌給你聽吧,我們班會一起唱過的那首,你肯定會唱的。
聊了挺久,她終於開開心心的放下手機,說好啦沒事啦,同桌她去睡覺了。
說今天的作業任務還沒寫完,又愁眉苦臉地跑去寫了。
真好呀。
有時候用不著說我們的友情有多深厚。
你知道,我並不是個時時刻刻都很開心的人。
但如果我願意在你身邊變成一顆光芒四射的小太陽,那隻是因為我喜歡你。
9.
其實很多時候,你對某一部分感情的直覺大多數都是正確的。
就比如你覺得對方好像不是把你當做真正的朋友,那的確就是這樣的。
那些所謂的逢場作戲,表麵上說著“我們是最好的朋友”的人。
你有時候會覺得別扭,會有說不出的奇怪的感覺。
那就說明了,大家相互都隻是在維持表麵的關係而已。
你跟真正的好朋友不會有這種別扭感。
大家相互都很默契,相處的時候也很舒服自然。
很多感情都是這樣。
你覺得別扭,就不要陷入太深。
10.
跟幾個朋友出來吃飯。
彼此認識很多年了,認識時間最短的也有四五年左右。
畢業之後都出來工作,平時很難聚到一起。
怎麼說呢?
那種感覺就是雖然很久都沒有見麵,但是見了麵大家依舊插科打諢,圍坐在一起。
還延續著高三那年的傳統,吃燒烤,猜拳,輸的就喝可樂。
大家平時都挺忙,也不怎麼愛在群裏聊天。
偶爾冒個泡互損幾句就完事。
最多的,就是過年一起回家聚會,吐槽一下身邊不爽的人和事。
當晚吃完,有人提議說不打車了,走回去吧。
幾個人前前後後,邊走邊聊天。
說起學生時代的事。
印象深刻的倒是有一次,在廣州大學城。
大家吃飯唱歌,淩晨兩點多,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壓馬路。
嬉笑打鬧成一片。
還是很美好。
生活太苦悶了,應該多和能夠讓自己開心的人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