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阿甘,電影的名氣,在我看來,要遠大過小說。不過看過了電影之後,既然知道還有部原著小說,那倒便也有意興拜讀一番。
關於電影,自己一直很想寫點文字,但一直沒有動筆,大抵越是喜歡的東西,越想好好地探討一番便越是困難。正好flying1979網友寫了篇評論,許多觀點我很讚同,於是對電影的評價便可先放一放了。
回到這部小說。其實主要想說說小說與電影的異同。最大的不同,在我看來如下:
首先是阿甘的形象。在電影中,阿甘是一個“完美”的人,從道德層麵上來講。他沒有做過任何道德上的錯事,他的形象一直是正直、憨厚而純潔的;如果有什麼不足,便是他的智商,不過到最後這是博得觀眾好感的一點,所以也不能算做缺陷了(從人物形象來看)。在小說中,阿甘並不完美——他是一個“傻子”,但是又並不真的如此,很多時候他頗有頭腦,並且經常嘲諷(小說是以第一人稱我敘述)別人的蠢事;但是相對應的,他做過一些錯事,比如因女色而惹得珍妮離去,又比如因為貪財而施計謀財(結果反傷自己,並再度惹得珍妮出走)。可以說在小說中,阿甘更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不過有著荒誕離奇的經曆),有著各種的欲望。電影所做的處理,正如我前麵所說,是把他完美化了。
其次說說珍妮。在電影中,珍妮是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美國墮落一代的青年形象,她始終在反叛,卻一次次地迷失自己。最終她雖然找到了生活寧靜的港灣——阿甘——但是還是過早地離逝。一個悲劇人物;這樣的情節有一些教育和反思的意味在裏麵。在小說中,珍妮的景況很不同。她很早便愛上並接受了阿甘(與電影情節不同),但是阿甘一次次地有心無心地傷害了她。兩個人在一起幸福的時光很短暫。她最後一次離阿甘而去的時候,已經懷有小阿甘了,她遇到並嫁了一個“善良溫和的人”(小說中珍妮的原話),並且找到了幸福。同樣的,電影在人物形象上是做了類型化、典型化的處理,而小說中珍妮雖然也經曆了反叛與迷茫的年代,但是最終安定了下來,真正的成熟起來;可惜沒有能夠和阿甘長久下去,不過這不是她的錯,而是阿甘的缺陷。
再說說其他主要人物。阿甘的母親在電影中的形象非常高大,在小說中要次要一些,隻是一個凡人(她曾經一度跟一個男的跑了);丹上校在電影中是可與珍妮相提並論的一個典型形象(深受越戰創傷的一代),有大量的關於他內心掙紮的情節,在小說中則也要普通和低調一些;布巴從小說中阿甘的白人大學同學及越戰戰友成為了電影中的黑人越戰戰友,電影從而引入了種族的主題。可以看到,電影幾乎對所有的人物都進行了類型化的處理以使其形象鮮明,而小說中則都描寫成了普普通通但有著各自經曆的人,這是本質的一個不同。當然了,小說中還有大量電影中沒有涉及到的情節和人物,由於電影中沒有使用也就不必探討了(譬如阿甘曾經當過太空人,遭遇食人族,是國際象棋高手,是職業摔跤運動員……)。
最後說一說情節。小說的情節明顯要更荒誕一些(前段末尾已舉例),而電影則走了比較正統的劇本路線,隻帶有一定的喜劇成分。電影提取了小說中阿甘的一些經曆,但幾乎都進行了改編處理——譬如說小說中阿甘沒有大學畢業,隻打了一年球就因為體育不及格(搞笑吧)被開除了;此外添加了跑步這一段,這是一段反映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戲;當然還有對人物命運的改編了。
總的說來,小說與電影的不同就在於,小說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模範形象,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隻能通過閱讀阿甘的這些離奇經曆來提煉自己的感悟;電影則是樹立了幾個典型的形象,以可愛可敬、幾盡完美的阿甘為核心。哪種更好,見仁見智,不過小說給大腦的發揮空間還是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