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五味》
汪曾祺,是因為“**”中多次看過以至十分熟悉的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因為他是主要編劇之一。後來讀他的文章,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都感覺出作者用筆的功力,越讀越如同品喝香茶、名酒,久而其味更甘、更濃。今年的山西省中考語文試題現代文閱讀選了他的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並據此為話題作文。雖然考試為選拔性的,但是讀好文章、寫感興趣的話題,應該是受大家歡迎的。從反饋回來的情況也是這樣。
讀了這篇名為《五味》的文章,也許大家會有一種感覺,原來生活中的瑣細也能寫成文章。是的,不僅能寫,而且還能寫得有滋有味,妙趣橫生。這主要得益於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關注。我們說一位作家的文章好,好在什麼地方?一是他對生活的體驗、認識深刻,是我們所沒有意識到的,再就是他寫出了大家心裏想到了,但卻沒有說出來的認識、道理和體會。就拿對五味的愛好來說,山西人愛吃醋,四川、湖南、湖北人愛吃辣,廣東人愛吃甜,……我們都知道,而且有不少或曰“細節”的小故事,比如,“山西老鄉愛喝醋,繳槍不繳醋葫蘆”啦;火車一開入娘子關,響聲就變成“喝醋”“喝醋”啦。等等。誰也沒想到它們能成為寫文章的素材。看起來,對生活的熱愛,應該包括它的方方麵麵,自然 “吃”也是一項重要的方麵,“民以食為天”,很是有道理的。今年秋季選入高中語文第一冊的一篇文章──《胡同文化》,也是汪曾祺寫的散文,裏麵就提到了北京人的吃飯,如同本篇所寫到的北京人愛吃“蝦米皮熬白菜”的習慣,還寫到“北京人易於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有窩頭,就知足了。大醃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麼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不同的是,本篇所寫是說人們對食物的習慣,而《胡同文化》中,則是把這種習慣與北京人的心理,實際上是文化,緊緊地連在一起進行分析的。對身邊事物進行理性的、文化的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對生活積累後,精心選擇細節,合理組織成文,再運用具有感染力的語言,同樣能打動讀者的心靈。就像本篇文章。
再回到山西人的喜歡吃醋的問題,汪曾祺在文章的開頭就以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但是作為山西人,我們想一想,山西人的吃醋究竟是緣於什麼呢?是不是因為山西人喜愛吃麵食,用醋調味,才更突出其美味呢?如同南方人的吃辣是因為氣候潮熱,辣有驅濕的作用一樣;再就是山西五穀雜糧豐富,特別是晉北一帶盛產高粱,用來做醋是很好的原料。這是地域方麵的優勢;再一點大概就是習慣的作用了。生於茲,長於茲,老鄉每年要做一大缸醋,每家飯桌上頓頓離不開醋壺,吃麵要有醋提味,炒肉要用醋去腥。到飯店吃飯,將空碗碟倒點醋涮涮,等於消了毒。家裏有人感冒,怕傳染別人,鍋裏放點醋,在火上熬熬,等於空氣中殺了菌。還有多吃醋可以美容,常吃醋能軟化血管,洗頭發加點醋可使頭發柔軟亮澤等等。吃醋、用醋簡直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久而久之習慣養成,自然山西人是離不開醋的了。這種習慣,在山西算不了什麼,但外地人看來,就成了新鮮事了。
從小就愛吃絲瓜,所以,每次去農貿市場時,常常鼓動老伴。開始,老伴對絲瓜不太感興趣。後來,從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介紹中獲悉,絲瓜是很好的食品,有清熱涼血、解毒通便、潤肌養顏、祛風化痰、通經絡、下乳汁等功效。於是,老伴就隔三差五地買些絲瓜回家,或絲瓜炒雞蛋,或絲瓜雞蛋湯,全家人都爰吃。
11111111111111111我賀函駭異y334
去書店買一本書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