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2、玉盆纖手弄清泉。——蘇軾《阮郎歸·初夏》
3、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虞世南《蟬》
4、誤他雙燕未歸梁。——葉小鸞《浣溪沙·初夏》
5、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歎》
6、修竹畔,疏簾裏。——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7、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杜甫《夏夜歎》
8、麗景燭春餘,清陰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9、脫巾掛石壁,露頂灑鬆風。——李白《夏日山中》
10、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李白《折荷有贈》
11、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李白《折荷有贈》
12、卻是池荷跳雨。——楊萬裏《昭君怨·詠荷上雨》
13、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杜甫《端午日賜衣》
14、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15、茨茹荷葉認零星。——吳錫麒《臨江仙·夜泊瓜洲》
16、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範成大《喜晴》
17、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張炎《疏影·詠荷葉》
18、人分千裏外,興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1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20、昔年於此伴蕭娘。——尹鶚《臨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21、晚來妝麵勝荷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22、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23、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24、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蘇軾《賀新郎·夏景》
25、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蘇軾《賀新郎·夏景》
26、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荷花》
27、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28、殘燒夕陽過雁,點點疏疏。——趙汝茪《漢宮春·著破荷衣》
29、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蘇軾《賀新郎·夏景》
30、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方幹《題報恩寺上方》
31、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32、幽賞未雲遍,煙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33、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張炎《疏影·詠荷葉》
34、鬆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35、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36、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裏芰荷香。——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37、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岩岩羞戴石榴花。——關漢卿《大德歌·夏》
38、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張炎《疏影·詠荷葉》
39、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40、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41、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42、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4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44、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毛奇齡《荷葉杯·五月南塘水滿》
45、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46、窣窣珠簾淡淡風,香裏開尊俎。——葛立方《卜算子·賞荷以蓮葉勸酒作》
47、遙想芳臉輕顰,淩波微步,鎮輸與、沙邊鷗鷺。——高觀國《祝英台近·荷花》
48、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49、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50、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裏《小池》
51、荷芰風輕簾幕香,繡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閑掩舊瀟湘。——顧敻《浣溪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52、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朱淑真《即景》
53、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54、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畿《三衢道中》
55、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王令《暑旱苦熱》
56、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戴敏《初夏遊張園》
57、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
58、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59、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
60、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李商隱《晚晴》
61、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