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氣壯山河、天震地駭、震天動地
一、鏗鏘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解釋】: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出自】:郭小川《痛悼敬愛的**》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曆。”
二、擲地有聲 [ zhì dì yǒu shēng ]
【解釋】:金石:鍾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翻譯】:你試著把它扔到地上,當發出金石般的聲音了。
三、氣壯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解釋】:氣:氣概;壯:使壯麗;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出自】: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四章:“又聽到了你的樸樸實實、氣壯山河的言談了。”
四、天震地駭 [ tiān zhèn dì hài ]
【解釋】: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麵令人驚駭。
【出自】:三國.陳壽《三國誌·魏誌·文帝紀》裴鬆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於時天震地駭。”
【翻譯】:憶及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駕崩,唉,悲傷啊!當時震動了天地。
五、震天動地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解釋】:震:震動;動:搖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二縣百姓號哭之聲,震天動地。
【翻譯】:二縣百姓哭喊的聲音,震動了天地。
振聾發聵 聲嘶力竭 如雷灌 耳 震 耳 逾聾
1、鏗鏘有力。
[kēng qiāng yǒu lì]
【解釋】: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出自】:郭小川《痛悼敬愛的**》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曆。”
【示例】:托卡力夫的聲音~,完全不是平時那種沙啞的低音。
2、聲振屋瓦
【解釋】:聲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動了。形容呼喊的聲音很宏大猛烈。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軍軍武安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
3、鑼鼓喧天
【解釋】: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後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
【出自】: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麵,猛聽的鑼鼓喧天,那軍不到三千,擁出個將一員,雄糾糾威風武藝顯。”
4、穿雲裂石
【解釋】:穿破雲天,震裂石頭。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出自】:宋·蘇軾《〈水龍吟〉序》:“善吹鐵笛,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
5、驚天動地
【解釋】: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出自】:唐·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塚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6、人聲鼎沸
【解釋】: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7、雷霆萬鈞
【解釋】:雷霆:急雷,霹靂;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響徹雲霄: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擲地有聲:原形容文學作品文辭優美,聲韻鏗鏘。後用來形容文章或話語氣勢豪邁,堅定有力。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孫興公作《天台賦》成,以示範榮期雲:‘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振聾發聵:釋義為發出很大的響聲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用來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